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导师介绍:赵叶珠
作者:聚创厦大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网-小黑老师
点击量: 1616
发布时间: 2018-08-03 11:22
【微信号:13306030226】
赵叶珠博士
性别 女
研究室 教育理论研究所
职称 教授
职务 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所副所长
学位 博士
邮箱 yzzhao@xmu.edu.cn
主要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国际化、欧洲高等教育政策、女子高等教育研究
学习经历
1983.07--1987.07
北京师范大学图书情报学系学习,获文学学
1990.09--1993.07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获教育学硕士
1999.09--2005.06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师从潘懋元教授,教育学博士
2002.01--2002.10
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访学,其间研修荷兰皇家妇女研究院博士生课程
2003.02--2002.08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关西中心,研修日本语言与文化
工作经历
1987.07--1990.09
安徽大学图书馆学系,助教
1993.09--2000.12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2000.12--2011.07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后改名为教育研究院),副教授
2011.08--至今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
2012.10--至今
“中组部”第七批援疆干部,任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副主任
出国访问及境外学术会议(截止2013年9月)
l 2000年10月-11月赴加拿大圣玛丽大学(Saint Mary's University)和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学术交流(CIDA资助)。
l 2002年1月至10月赴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性别与跨文化研究所作学术访问。
l 2003年2月至8月访问日本创价大学、御茶女子大学、大阪外国语大学、广岛大学等(日本国际交流基金资助)。
l 2004年11月参加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在SanDiego举行的年会,(论文与会)交流论文”An Empirical Study of Contextual Factors on Chinese Female Accessto Higher Education ”(论文编号ED490700)
l 2005年8月赴英国牛津参加在牛津布鲁克斯大学举办的”第四届欧洲高等教育中的性别平等国际会议”,交流论文”Female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1990s:Process, Problem and Prospect”。
l 2007年10月赴立陶宛维尔纽斯和考纳斯参加考纳斯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五届大学质量发展国际会议:变化中的大学文化”,交流论文” Women's Studies in China: Its Evolvement and Effect onUniversity Culture”。
l 2009年10月赴美国托莱多大学参加”中美高等教育研讨会”,交流报告 ”Astudy on job satisfaction in the context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顺访欧文斯社区学院、密歇根大学并应邀赴纽约对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进行学术访问。
l 2010年11月赴西班牙马德里参加”教育、研究与创新”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论文”The Implementation of SQAHND Progarmme in China: Its Status Quoand Operating Model”。
l 2011年4月随教育部”合作办学政策与管理工作调研团”,访问越南、印度、以色列三国。分别访问越南教育与培训部、印度人力资源开发部、印度大学拨款委员会、以色列高等教育委员会等政府部门,以及一些涉外办学机构。
l 2011年9月至10月,入选欧盟”伊拉斯谟世界”学者,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作学术访问。
一、主要承担课题:
1. 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我国女性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研究"。(主持人)
2. 中、加、越国际合作课题"基于公众的环境保护与管理"(1998-2003),任Gender Task Force Representative in Xiamen。
3. 中国妇女研究会2004年重点资助课题”小康社会教育资源性别分配指标体系研究”(主持人)。
4. 中国妇女研究会2005年重点课题、福建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留守女童的教育现状与问题调查研究(第一合作者)。
5. 福建省教育厅项目:福建省与国外高水平大学、知名职业院校合作的领域与途径研究(主持人)
6. 国家”985”二期厦门大学”高等教育体系创新与女性发展研究”正在进行(主持人)
7.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青年基金类”中国高校类型定位的政策导向研究”(参加者)。
8.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委托课题”英国高等教育文凭(SQA HND)项目研究”(主要参加者)。
9. 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课题”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主持人)。
10. 福建省妇女联合会资助课题”福建省妇女流动人口教育需求调查研究”(主持人)
11. 2009年度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闽台高等教育一体化战略构想》(主持人)。
12. 2010年度福建省自考办课题”福建省自学考试考生群体特征及学习需求调查研究”(主持人)
13. 福建省总工会课题”新时期女工工作着力点研究”(主持人)。
14. 2011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欧洲新学位制度下学生学术能力标准研究:基于欧洲教育结构调整计划的分析”(主持人)”
15. 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中心课题”近十年新疆双语教育政策实施效果之实证研究”(主持人)
16. 中国妇女研究会妇女教育专业委员会课题”高校女教师发展现状研究”(主持人)
二、获奖:
1. 1997年9月”大学生空间思维的性别差异研究”获厦门市第三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第一作者)
2. 2000年6月“妇女教育与可持续发展”获厦门市第四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三等奖。(独撰)
3. 2005年”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背景、进程与意义”获厦门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独撰)
4. 2005年”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百年”获厦门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三等奖。(独撰)
5. 2005年编著《传承与变革》获厦门市第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专著类二等奖。(第三作者)
6. 2007年12月编著《女性学导论》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一等奖。(并列第二作者)
7. 2009年11月《美日中三国女子高等教育比较》获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三等奖
8. 2009年12月《美日中三国女子高等教育比较》获第二届妇女研究奖(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三等奖。(独撰)
三、专著、译著:
1. 《中国妇女教育》韦钰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年7月出版,本人承担"中国高等教育中的女性教育"部分。
2. WOMEN'S EDUCATION IN CHINA, by Higher Education Press,1995.8.(此书为第四次妇女大会中国政府对外宣传文件,本人承担 Women's Education in HigherEducation )
3. 《传承与变革》副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4. 《女性学导论》2006年11月厦门大学出版社,本人承担”女性教育”部分,计4万余字。
5. 《美日中三国女子高等教育比较》,独撰,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出版。
6. 《中国妇女教育发展报告No.1(1978-2008)》(妇女教育蓝皮书),2008年10月出版,本人承担《大陆妇女教育与世界若干国家的比较》部分。
7. 《潘懋元高等教育思想》,参与编写,广东高教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
8. 译著:《后现代大学来临?》,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出版(第二译者)。
四、论文
1. 英法日等国高等教育的"多样化"模式及其结构发展(译),《国外高等工程教育》,1992年第2期。
2. 大学生空间思维的性别差异研究,《心理科学》,1993年第2期。
3. 建国后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研究,《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3年第5期。
4. 高等教育中的女性教育现状,《教育情报参考》,1995年第1期。
5.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十年),《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6年第2期。
6. 近代中国女子高等教育的产生及启示,《江苏高教》,1997年第3期。
7. 女性教育研究的认识误区辩析,《教育评论》,1998年第1期。
8. 台湾的社会大学,《中国成人教育》,1998年第5期。
9. 妇女教育与可持续发展,《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10. 日本女性高等教育的发展原因探析,《外国教育研究》,1999年第3期。
11. 90年代大学生专业选择行为研究,《青年研究》,1999年第4期。
12. 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思潮的演进及评析,《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第5期。
13. 21世纪我国女性接受高等教育展望,《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4期。
14. 家庭背景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影响,《青年研究》,2000年第3期。
15. 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发展及原因探析,《半个世纪的妇女发展--中国妇女五十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当代中国出版社,2001年3月版。
16. 高等教育质量:世纪之交引起关注的原因,《有色金属高教研究》2001年第2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2001年第5期。
17.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基本理论的哲学思考,《江苏高教》,2001年第6期。
18. 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的女性参与--美日两国比较,《国际视野中的高等教育》(田正平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出版。
19. 美日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女性参与的比较《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第1期;《高等教育》人大复印2002年第3期全文转载。
20. 潘懋元"高等教育通向农村"学术思想初探《集美大学学报》2002年第2期。
21. 学术职业性别差异的国际比较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妇女研究》人大复印,2002年第6期全文转载。
22. 萨本栋办学治校经验探索--纪念故校长萨本栋诞辰一百周年,《厦门大学报》2002年6月21日。
23. 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背景、进程与意义,《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第7期。
24. 欧洲高等教育发展的里程碑--评《索尔邦宣言》的出台背景及其影响,《外国教育研究》2003年12期。
25. 日本的大学教师任期制,《集美大学学报》2003年第3期。
26. 美日两国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过程中女性参与,《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3年第1期。
27. 中国女子教育百年,《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潘懋元主编)广东高教出版社2003年8月出版。
28.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ntextual Factors on Chinese Female Accessto Higher Education. Inheritance and Reform. Xiamen University Press, 2004.8.
29. 试论日本大学教师任期制.《复旦教育论坛》2004年第6期。(第二作者)
30. 中日教育交流与近代中国女子教育,《教育交流与教育现代化》(田正平、周谷平、徐小洲主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
31. Female Access to Higher Education in China since the1990s:Process, Problem and Prospect,Higher Education Forum(Japan),Volume2,March2005
32. 妇女就业与照料孩子制度间关系的国际比较,载《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年第1期。
33. An Empirical Study of Contextual Factors on Chinese Female Accessto Higher Education. 《传承与变革》----”中华高等教育改革”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潘懋元主编)厦门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34. 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途径及女子学院的专业设置研究,《妇女教育与和谐社会》,中国妇女出版社2005年10月出版。
35. 高校收费调查分析,《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第2期。(第二作者)
36. 中日女校大学生自信心水平的比较研究,《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CN11-3809/B
37. 试论中日教育交流对近代中国女子教育的影响,《大学教育科学》2006年第6期ISSN1672-0717CN43-1398/G4,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07年第2期全文转载。
38. 中国高校女教师队伍发展的现状分析,《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第2期。CN50-1178/G4ISSN 1673-7164
39. An analysis on the status of female faculty in Chinese highereducation. Frontiers of Education in China. 2007,2(3)415-429. Higher EducationPress, co-published with Springer-verlag GmbH. ISSN 1673-341X(print),1673-3533(online), http://www.springerlink.com/content
40. Women's Studies in China: Its Evolvement and Effect on UniversityCulture. Social Science. 2007/4(58).
41. Women Faculty in China: An Analysis from Gender Perspective. Keyto University Quality Assurance: Faculty/Staff Development in the GlobalContext. Fujian Education Press, 2007.9.
42. 欧盟促进女性参与科技创新的政策与措施述评,《妇女研究论丛》2008.1,ISSN1004-2563/CN11-2876/C.
43. 社会维度: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的行动路线,《江苏高教》2008.1,ISSN1003-8418/CN32-1048/G4
44. 试论博洛尼亚进程的政策目标及基本特征,《现代大学教育》,2008.5.
45. 博洛尼亚博洛尼亚进程对学生流动的影响分析《教育与考试》2008.6.
46. 欧盟治理的新工具.《科学与管理》2009.2.
47. 试论闽台高等教育资源互补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教育与考试》2009.4
48.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妇女教育成就----基于全球视野的分析《妇女研究论丛》2009年专刊。
49. 欧盟应对金融危机的教育政策与措施述评《比较教育研究》2009.9.
50. 博洛尼亚进程:性质及运作机制,《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09.12.(第二作者)
51. 大学生孤独感研究----以S大学学生为例,《煤炭高等教育》,2009.9. CN32-1365/G4 (第二作者)
52. 社会变革与高等教育发展新动力----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中国高等教育》2009.17.(译)
53. 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动力与新理念----《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解读》,载《中国高等教育》2009.21.
54. 全球化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之新动力----《2009年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述评,载《江苏高教》2010.1.
55. 美国女性学学科机制化发展过程及其启示,载《福建医科大学学报》2010年第2期。
56. 移植与创新:德国学术自由理念在美国的嬗变,载《现代大学教育》2010年第6期。
57. 德国学位制度改革的新进展,载《煤炭高等教育》2010年第1期。ISSN1004-8154/CN32-1365/G4
58. 试论闽台高等教育资源互补的现实性与可行性,载《中国高等教育评论》(第1卷)----两岸互动新阶段的高等教育发展,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12月出版。
59. 学生参与: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中的新维度,载《复旦教育论坛》2011年第1期。
60. 压力与坚守:大众化背景下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第1期。
61. 福建省流动妇女教育与培训需求的特点及对策研究,载《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
62. 十年间高等教育理念的若干新发展----基于两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的文本细读,载《高教探索》2011年第1期。
63. 玻璃天花板下的守望:A大学女教师工作满意度研究,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1年第3期。
64. 新世纪欧盟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政策动向,载《高等教育研究》2011年第6期。
65. 近10年《妇女研究论丛》作者群分析----基于文献计量学视角,载《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第4期。
66. 《欧盟教育与培训合作的战略性框架》述评,载《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第7期。
67. 大众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多维度分析,载《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4期。
68. “文明开化”政策与日本女子教育的发展,载《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年第6期。
69. 农村留守女童:一个被忽视的弱势群体----福建农村留守女童问题调查分析,载《与时代同行----妇女发展与社会进步》,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编,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年10月,第242至250。(第二作者)
70. 充分发挥妇女在两岸家庭教育交流中的作用,载《与时代同行----妇女发展与社会进步》福建省妇女联合会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编,中国妇女出版社,2011年10月,第329至336。
71. 一位中国高等教育研究者的社会责任----潘懋元”高等教育通向农村”思想述评,载《中国高等教育评论----高等教育研究的社会责任》第2卷,主编潘懋元,副主编史秋衡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72. 外国思潮对”五四”前后妇女解放运动的影响,载《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2012年第4期。
73. 闽台高等教育生源互动的现状与问题,载《教育与考试》2012年第1期。
74. 津田梅子的女子高等教育思想初探,载《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
75. 福建高中生赴台就读意愿调查分析----以厦门地区为例,载《集美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
76.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妇女教育成就----基于全球视野的分析,载《厦门大学妇女/性别研究学术文选》,2012年11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第 522 页至530页。
77. 近代中国社会变迁与女子教育思潮,载《厦门大学妇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1997-2010),2012年11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第 108页至115页。
78. 大学生性别差异的实证研究,载《厦门大学妇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1997-2010),2012年11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第293页至301页。
79. 教育发展与和谐社会构建:性别视角,载《厦门大学妇女理论研讨会论文集(1997-2010)2012年11月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第451页至456页。
80. 福建省高等教育自考学生群体特征与学习状况调查----以厦门市为例(与程海霞合作),载《教育与考试》2012.6.第21页至24.CN35-1290/G4.ISSN1673-7865.
81. 2000年以来自考生的群体特征与学习需求研究综述----基于调查研究文献的分析(与程海霞合作),载《考试研究》2013.3. 第40-49页. CN 12-1376/G4. ISSN1673-1654.
82. 印度涉外办学现状及其法律监管体系.载《外国教育研究》2013.2. 第19-24页. CN22-1022/G4. ISSN 1006-7469.
主要教学任务
· 近年来开设课程有:
· 《高等教育学》(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硕士生课程)
· 《欧洲高等教育政策》(硕士生课程)
· 《女子高等教育研究》(硕士生课程)
· 《教育社会学》(中师班硕士生课程)
· 《比较高等教育》(高师班硕士生课程)
· 《女性与发展》(本科生课程)
· 《世界著名大学(西欧版)》(本科生课程)
指导研究生情况(1995年以来):
1. 王香丽.(1995年入学,1998年6月答辩)题目:《我国女性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差异性的个案研究》(与潘懋元合作)
2. 王丽馨.(1999年入学,2004年9月答辩)题目:《女大学生自信心发展状况的研究》(与钱兰英合作)
3. 许环环.(1999年入学,2003年9月答辩)题目:《民国时期女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4. 刘文华(2002年入学,2005年6月答辩)题目:《我国民办院校评估的理论研究》(与史秋衡合作)。
5. 郑桂珠.(2004年入学,2006年12月答辩)题目:《印度独立后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研究》
6. 杨媛. (2004年入学,2006年12月答辩)题目:《厦门市女子教育发展研究》
7. 谢清琳.(2004年入学,2007年9月答辩)题目:《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比较研究》
8. 林珣.(2005年入学,2007年12月答辩)题目:《欧洲高等教育区建设中学生参与的研究》
9. 李月华.(2005年入学,2008年6月答辩)题目:《美国高校妇女学系、项目的课程设置研究》(与乔连全合作)
10. 刘晓芳.(2005年入学,2008年9月答辩)题目:《英国大学女性学学科建设研究》
11. 傅春晖.(2006年入学,2009年12月通过答辩)题目:《中国全国性高等教育研究数据库建设初探》
12. .陈志伟.(2004年入学,2010年6月答辩)题目:《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大学国际化发展研究》
13. 陈晓静. (2007年入学,2010年6月答辩)题目:《中国留学服务中心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研究----基于学生的视角》.
14. 胡世君. (2007年入学,2010年6月答辩)题目:《博洛尼亚进程中的德法学位制度改革比较研究》
15. 李娜.(2007年入学,2010年6月答辩)题目:《博洛尼亚进行下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以德国、挪威为例》.
16. 陈海燕(2008年入学,2011年6答辩)题目:《硕士研究生对高校服务质量的满意度调查 ----以X大学为例》
17. 郑蔚(2008年入学,2011年6答辩)题目:《闽台高等教育生源互动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18. 高玲(2008年入学,2011年6答辩)题目:《台湾高校教学中心发展研究》
19. 潘晓华(2007年入学,2011年6月答辩)题目:《集美大学校友工作研究》
20. 林桂娟(2007年入学,2011年6月答辩)题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对接研究----以厦门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1. 黄琼英(2007年入学),题目:《关于构建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和谐人际关系探讨》,2011年9月通过答辩。
22. 李兆波(2007年入学),题目:《福建省高校大学生国防意识调查》,2011年12月通过答辩。
23. 何慧芳(2008年入学),题目:学前师范生的幼儿性教育知识结构研究----以福建省为例,2012年6月通过答辩。
24. 韩银环(2008年入学),题目:研究型大学硕士生学术能力发展现状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例,2012年6月通过答辩。
25. 程海霞(2008年入学),题目:欧洲高校教育结构调整(TUNING)项目的内容、实施及影响,2012年6月通过答辩。
26. 颜舒(2007年入学),题目: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分析----以宁德师范学院为例,2013年6月通过答辩。
(截止2013年6月,共指导、合作指导硕士生31名,其中26名已毕业)
以上是聚创厦大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网为考生整理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导师介绍:赵叶珠"的相关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信息,希望对大家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