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
[1]宋代历史评论研究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7(1):5-11.(CSSCI)
[2]“科玄论战”与“科学”之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8-09(004).
[3]十六国时期的“类三国局面”探析[J].兰台世界,2016,(13):119-120.
[4]宋代历史评论的价值、缺陷与嬗变[J].东南学术,2016,(04):180-189.(CSSCI)
[5]《三国志》及裴注时误积微识小录[J].甘肃理论学刊,2016,(03):136-139.
[6]宋代历史评论何以走向繁荣[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4-18(004).
[7]从“史”的视角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方法[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134-136.
[8]孙甫的历史评论研究[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1):18-22.
[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教授[N].人民政协报,2016-02-04(11).
[10]“激扬名教”:传统史学的教化功能及对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5):60-66.
[11]中国传统史学强调“畜德”功能[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0-12(004).
[12]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之历程与成就的探索——读瞿林东等著《唯物史观与中国历史学》[J].史学理论研究,2015,(01):149-151.(CSSCI)
[13]民国时期的重阳节[N].人民政协报,2015-10-22(11).
[14]铁路带来近代旅游时尚[N].人民政协报,2015-11-12(11).
[15]将小说戏剧引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J].文教资料,2015,(31):113-114.16]孙甫与范祖禹史论比较研究[J].安徽史学,2014,(02):91-98.(CSSCI)
[17]宋代历史评论的两种类型:己意解史与以经断史[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4年卷(CSSCI)
[18]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史学批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5):54-61.(CSSCI)
[19]裴松之〈三国志注〉中的史学批评,2013年第12期人大复印资料《历史学》全文转载。
[20]《史通》所见“三史”考证[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02):45.
[21]近10年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的若干重要问题综述[J].河南社会科学,2012,(11):76-79+108.(CSSCI)
[22]谈《三国志》裴注尊魏抑晋的历史倾向[J].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刊,2012年卷(CSSCI)
[23]《三国志·华佗传》札记一则[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6):39.24]《文史通义·答客问上》首段“其”、“訾謷”所指对象小议[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5):41-42.
[25]寓论断于注释——《三国志》裴注表微[J].甘肃理论学刊,2010,(05):151-156.
[26]《三国志》及注札记十四则[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2):183-185.
[27]《资治通鉴》札记[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60.(CSSCI)
[28]《晋书》时误札记二则[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52.
[29]寓论断于注释——《三国志》裴注表微[J].(台湾)史学汇刊,2010,(01):1-21
[30]邵晋涵字号考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48.
著作:
[1]裴松之《三国志注》研究,山东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