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论明代中后期的散体尺牍观——兼与四六启观之比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3).
[2]论中晚明的实用主义四六文章观[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
[3]学术个性与社会风气的抗衡——论王志坚《四六法海》[J].文学遗产,2013,(04).
[4]《四六灿花》考论[J].文献,2013,(04).
[5]王世茂四六选本八种考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03).
[6]刘基的隐士身份与入明抉择[J].文艺评论,2013,(02).
[7]刘基入明的双重悲剧与心态转变[A]..古代文学理论研究(第三十二辑)[C].2011:12.
[8]作为审美范式的“小品”之建立[J].江淮论坛,2011,(03).
[9]明代中后期四六选本综合研究[D].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10]刘基入明后诗风转变新论——以诗歌悲剧意识的嬗变为中心[J].名作欣赏,2011,(11).
[11]从高启的诗歌创作看其人生心态的转变[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2).
[12]易代之际文人的历史困境——钱谦益和钱穆笔下的刘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
[13]严羽《沧浪诗话》论诗得失辨正[J].社科纵横,2011,(01).
[14]元代中后期诗坛的私人化创作心态与“逸”趣的追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15]刘基入明后诗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