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聚创深大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网-李老师 点击量: 5753 发布时间: 2021-08-04 16:40 【微信号:13306030226】
据悉,深圳大学2022年体育部体育学(学术学位)专业目录公布,聚创深圳大学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网小编为你整理如下内容:
体育学
基本信息
专业040300
专业名称体育学
学制3年
学位类型学术学位
学院名称120 体育部
招生人数15
联系人戴老师
联系电话0755-26534772
电子信箱408804447@qq.com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720]体育理论综合;
复试科目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
专业方向 |
指导教师 |
01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
02 |
运动人体科学 |
|
03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
04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
专业介绍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志、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扎实的体育学理论基础,适应我国现代体育事业发展需要,能承担体育教学、研究工作和在体育机构从事业务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和职业道德,对于学术研究和学术规范有深刻理解,恪守职业道德;具有较系统的体育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掌握体育学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独立进行科学研究。较为熟练的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能从事学校、科研机构的教学及研究工作和体育相关领域工作,也可进一步攻读相关学科的博士学位。
二、学科方向:
1. 体育人文社会学
本学科方向学术带头人陈小蓉教授及其团队在国内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影响。在充分利用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等国家重大的体育战略问题,结合深圳市经济、科技、体育产业发展的大方向以及世界体育进入善治的大背景。本学科方向将扩展研究领域,开展体育产业、体育社会学、体育法学和体育管理学等领域的研究。筹建中国第一个“全球体育治理与体育产业智库”,为国际国内体育组织发展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意见和建议,为国际体育赛事进入中国及其运营顺畅提供独立调研的信息和战略咨询服务,力争扩大本学科方向的研究领域和提高研究水平。
2. 运动人体科学
本学科方向在我国知名运动生理学专家田野教授指导下由任占兵博士牵头组成学术团队,注重研究体育科学领域所面临的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体育与医疗结合,身体锻炼与心理健康相结合,是未来体育发展的趋势。本学科方向充分利用深圳大学心理学院和医学部的先进科研设备和高水平专家,以高科技手段,以国际先进医学理论为指导,重点研究中国传统运动方式对慢性病预防、疗效和机理,进行国际化、高水准的体医结合。以高科技、新医学的实证研究数据和成果,向世界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运动养生方法和文化,让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传统运动养生理念和方式为世人接受,为人类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东方智慧与中国方案。
3. 体育教育训练学
本学科方向带头人曾小松教授以及团队,利用所承担的国家社科基金以及省部级课题,以现代教育思想为引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以培养高质量体育人才为目标,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创造性地开展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本学科在提升传统体育教学研究的基础上。依托深圳大学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学院的人才、设备与技术,结合深圳市高科技信息化的大环境和技术优势,在体育教学心理的智能硬件、5G技术、物联网等技术等方面深入研究,实现校园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科学锻炼、课外赛事和运动监控管理的全面智能化。同时,该学科方向针对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领域中重大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在运动竞赛学、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论、体育教学论、运动训练学、体能训练学等研究领域进行大胆的探索,并取得重要的研究成果。
4. 民族传统体育学
本学科方向带头人张得保老师以及团队,利用所承担的课题,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梳理和挖掘研究,探索社会发展背景下传统体育的失衡与复兴。注重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所蕴含的文化意义的探究,尤其注重从保持文化多样性和体现民族文化基本精神出发,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领域的研究。以传统体育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是未来传统体育的发展趋势。深圳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城市,本学科方向将充分利用深大地处“大湾区”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城市的特殊地理优势,加强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对外传播及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等领域的研究。
三、师资队伍:
目前拥有专任教师人数54名,其中16人拥有博士学位,占教师总数的29.63%;高级职称18人,硕士生导师15人。总体来说,师资队伍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较为合理。
(一)体育人文社会学
朱寒笑
1.研究领域:体育社会学、学校体育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主持及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省部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4项,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出版著作3部。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已获得学位硕士研究生9人,在读5人。承担课程:体育学发展前沿、社会学、体育社会学、体育休闲娱乐导论、体育人文社会学概论、导师方向课等。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广东省体育社会学学会副秘书长
王东,苏州大学体育学博士,副教授。
1.研究领域: 体育经济学、体育产业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主持完成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中心课题1项、广东省高教厅教育改革课题1项,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中标课题1项、委托课题1项,深圳市体工大队委托项目2项,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委托课题2项,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委托课题1项;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篇;研究成果获2010年全国高等学校体育科学研讨会一等奖(授奖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1)共培养研究生7人,已经毕业5人;(2)承担硕士研究生《体育信息经济概论》、《运动训练学》、《体育产业概论》等课程。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1)深圳市体育科学学会,副秘书长;(2)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体育产业专家。
秦毅,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副教授
1.研究领域:主要从事体育人文社会研究,主要的研究方向为体育法学和体育哲学。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在国内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国家级课题一个,主持省部级课题2个,参与国家和省部级项目数个。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从2016年开始培养研究生,目前在读研究生2名。主要讲授课程为体育科研前沿这门课程。
张洁,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副教授。
1.研究领域:体育社会学、体育人类学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深圳市哲学社科课题1项,主持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资助项目2项,校级教改项目1项,企业委托课题2项。参与国家社科项目重大项目、青年项目、一般项目,国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项目和上海市政府政策咨询课题重点项目共7项。参编国家级统编教材《体育史》(第二版)、《运动通史》、《体育人类学》以及参与编写英文版著作《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port in Asia》(泰勒-弗朗西斯出版集团),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SSCI、CSSCI以及重要会议学术论文10余篇。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1)共培养研究生1人(2)承担硕士研究生《体育人类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发展前沿》、《专业英语》等课程。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1)担任国外学术期刊《Asian Journal of Sports of History & Culture》(SSCI)国际期刊编委;(2)担任国内学术期刊《体育成人教育期刊》编委;(3)中国体育人类学学会委员会秘书,中国体育史学会委员,亚太体育研究会委员,深圳市体育与卫生专委会委员。
崔家宝,华南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深圳大学体育部助理教授。
1. 研究领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
2. 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主持深圳大学青年教师科研启动资助项目1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研究,在研),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建设的研究,13&ZD140,已结项)、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一般项目1项(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质性研究,20FTYB007,在研)、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1项(体力活动改善自闭症和多动症儿童问题行为与睡眠障碍的实验研究,GD19YTY02,在研)。以副主编和编写人员的身份承担并完成了7本专著(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卷、浙江卷、云南卷、黑龙江卷、内蒙古卷、甘肃卷和湖北卷)的撰写。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体育学顶级期刊2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1篇。
3. 承担课程教学情况:承担硕士研究生《质性研究》、《毽球专项理论与实践》等课程。
4. 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秘书。
邵雪云,博士,副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主要从事高尔夫教育、高尔夫管理以及高尔夫裁判和规则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二)运动人体科学
任占兵,男,1979年出生,河南三门峡人,中共党员,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1.研究领域:动作行为的认知神经科学机制及生物力学机制;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体育赛事的服务与评估等;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百人计划”第二批培养对象;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第一批培养对象;广东省千百十人才校级培养对象;深圳高层次后备级人才;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项,主持完成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项目1项,主持完成广东省体育局项目2项,主持完成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承担《定向越野》、《羽毛球》、《保龄球》、《健身》、《篮球》等课程的教学训练工作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委员、广东省全民健身促进会理事
王晓东
1.研究领域:运动人体科学、体育保健学、运动医学、运动损伤防护、应急处理及恢复等科研及教学工作。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近年来共发表论文40余篇,被授权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共5项。以上论文被SCI、EI、ISTP以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收录期刊论文19篇。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体育保健、运动医学、运动损伤应急处理及恢复。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2018教育部青少年校园足球国培计划专家库专家;教育部2015年“国培计划”专家库在库专家;深圳市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专家库入库专家。
刘皓,博士,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国防大学。主要从事竞技运动心理学、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促进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李如
1. 研究领域:运动心理学,具体包括青少年儿童体力活动行为与身心健康;运动干预对于个体技能学习、认知及执行功能的作用。
2. 学术背景与科研水平:201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心理学系应用心理学专业,获得理学学士;2014年分别获得瑞典隆德大学医学硕士学位和德国莱比锡大学理学硕士学位(欧盟运动心理学双硕士项目);2018年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体育运动科学系,获得运动心理学博士学位。2019年进入深大体育部工作至今,主持省部级课题1项,市级“孔雀计划”课题1项。发表SCI及SSCI国际期刊论文8篇。
3. 担任研究生课程教学情况:锻炼行为理论模型与应用、专业英语、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社会科学定量数据管理和分析。
莫仕围,香港教育大学 博士;香港理工大学 博士后;助理教授。
1.研究领域:运动生物力学、运动损伤预防及康复(穿戴设备的应用及研发)、运动与健康促进(身体活动与体质健康)
2.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承担硕士研究生《运动技能学习与控制》、《体育学科前沿与发展》等课程;承担本科生网球、健身等公共体育课教学。
3.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1)担任《Gait & Posture》、《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Journal of Biomechanics》、《Sensors》等多个SCI期刊的审稿人;(2)重庆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科研顾问。
4.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校级在研项目1项;校外合作在研项目5项(合作单位:Loughborough University; Western Sydney University;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山东体育学院;上海体育学院等);在SCI期刊及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
(三)体育教育训练学
曾小松
1.研究领域:足球教学与训练、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体育史、体育非遗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1)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立研究》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理论与实践重大问题研究》;(2)主持《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立研究》的广东省子课题负责人;(3)《广东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调查》;(4)《深圳市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及对策调查》《校园智能长跑自助管理系统的研制与运用》;(5)参与《珠江三角洲外来农村籍产业工人身体健康与体育行为的研究调查》、《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群体组织文化研究》等多项课题研究。(6)著作:《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广东卷》与《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系研究》。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担任体育史、学校体育学等课程。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大学生体育协会足球分会任副秘书长;在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任秘书长,在广东省大学生足球协会任副主席;教育部与德国青少年足球合作项目“中德联合专家组担任总负责人”;深圳市非遗传承基地负责人、
谭沃杰
1.研究领域:主要从事体育管理、学校体育教学与训练的研究工作。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参与国家课题两项,省级课题三项,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著作2部,曾获深圳市优秀教师称号。现担任学校硕士生导师、专项专业教师和公共体育教学教师外,还担任学校高水平羽毛球队和击剑队教练(曾担任学校高水平网球队教练)。学生们多次获全国大学生羽毛球、击剑和网球锦标赛冠军。2012和2014年本人获深圳大学本科教学二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第二完成人)。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2013年以来培养硕士研究生7名,其中4人已获得硕士学位,3人在读;担任过多门研究生核心和专业课程,其中理论专业课程为:《学校体育学》、《体育管理》、《体育学概论》和《体育竞赛的组织与管理》和术科专业课程为:《网球》、《羽毛球》和《击剑》、。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曾担任过广东省教育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网球分会副主席,秘书长,现担任国家教育部大学生体育联合会击剑分会副秘书长
赵刚
1.研究领域:足球训练理论与实践、体育文化产业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2013年以来住持国家社科一项,主持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领域项目一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广东省教育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各一项,《体育科学》发表论文一篇,其它CSSCI4篇。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目前培养研究生4名承担足球专项、普修;承担体育系本科生运动训练、研究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文献阅读、体育学科前沿发展、现代运动训练等多门课程。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深圳大学体育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校园足球专家委员会副秘书长,教育部大体协足球教练委员会副主任。
张勤
1.研究领域:主要研究领域:学校体育学,体育课程与教学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主持4项省部级课题,其中,1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课题,1项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1项体育总局课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相关科研研究成果在全国分获过二等奖和三等奖。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自2008年考试至今,担任体育部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研究生导师,共计有7名研究生(已毕业6名)。在课程教学方面,自2008年至今,担任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学位核心课程——《体育课程与教学论》任课教师,教学时数为480学时。
邓万金
1.研究领域: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田径教学与训练理论。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其中1项以优秀等级结项),主持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博士后基金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等级结项)等省部级项目4项,主持完成厅局级项目5项,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体育与科学》《体育学刊》《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成都体育学院学报》《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广州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等体育类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1篇。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深圳市地方级领军人才。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目前培养研究生2名,承担体育部研究生专业方向课程。
4.学术兼职;(1)深圳市体育科学学会 副秘书长 (2)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会员 (3)广州市体育科学学会会员
王曼,副教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从事健美操、瑜伽等运动项目的体育教学与研究工作。
高颖
1、研究领域:主要从事体育教学与训练、体育管理、体育产业的研究工作。
2、科研水平及学术业绩:参与广东省高等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1项,完成广东省体育局项目1项、深圳市横向课题3项、深圳大学课题1项、获得全国体育教育研讨会一等奖1项。发表代表著作6篇。现除担任学校硕士生导师和公共体育教师外,还担任学校乒乓球高水平队主教练,多次获得世界、全国及广东省大学生乒乓球赛事团体及单打冠军。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担任多门本科生专业课程,其中主要课程为《专项理论与实践》、《专项训练课》、《乒乓球》、《羽毛球》、《匹克球》。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现担任深圳市体育产业协会监事长、深圳市乒乓球协会副秘书长、深圳市深大乒乓球俱乐部秘书长、深圳市深大体育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法人。
唐玉成,1980年生,湖南湘潭人,博士,副教授,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
1.研究领域:体能训练与教学(含幼儿等特殊人群的体能训练);游泳训练与教学。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近五年,主持教育部哲社青年规划项目1项;主持广东省省级课题2项;主持广东省省级教改项目1项;主持深圳市市级课题3项。在《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中国运动医学杂志》、《体育文化导刊》等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获2016“腾讯良师奖”。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2016年开始担任硕士研究生导师,目前在读研究生2名;研究生研究方向要求是体能(广义)或游泳相关方向。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能训练分会会员;(2)深圳市南山区青少年体能训练协会秘书长;(3)教育部足球专项国培专家库专家。
黄昆仑
1.研究领域:体育教育训练学,游泳教学与训练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主持及参与省部级课题3项,市级课题1项,发表论文15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4篇。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未培养研究生。
承担课程:本科游泳俱乐部,游泳中级俱乐部,健身俱乐部,水中健身操俱乐部等。
带领深圳大学校游泳队参加国家省市级游泳比赛,获得18枚金牌,81人次前八名等。
李博
1.研究领域: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建设,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项,省部级课题三项,市厅级课题两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cssci核心期刊十篇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教授运动训练学,田径基础课程
何泉涛,白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体育学博士,助理教授。
1.研究领域: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和运动生物力学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本人在硕士和博士攻读阶段已经在体育教育运动训练、体教融合和竞技体育(高校高水平运动队人才培养)、以及运动生物力学等领域积累多年科研经验,前期主要研究青少年乒乓球运动员技术训练、身体素质训练、以及精英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等。申请人在此领域已发表5篇核心论文期刊,其中2篇被RSCI收录,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演讲发言。主持深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课题《基于复杂协调结构任务中自动评估运动员肌肉生物电活动方法开发的研究》一项,现阶段准备发表顶级期刊SCI两篇、国外专著一篇、以及准备申请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课题一项和准备筹划2021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1)在国外以导师助理形式指导硕士研究生5人,全部已经毕业;(2)承担本科生乒乓球俱乐部、羽毛球俱乐部和高水平运动队的教学与训练任务。计划1年内将会承担硕士研究生《运动训练学》、《体育学科前沿与发展》等课程教学任务。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中国留白博士学者联合会分会会长
(四)民族传统体育学
陈小蓉
1.研究领域:近五年主要从事学习体育教学与训练、大学体育教育改革、体育史学以及体育文化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任现职以来主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课题4项,参与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点课题、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和国家体育总局等省部级课题共9项。出版专著25本,编写教材12本,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曾“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学生运动会科学论文报告会”一等奖5次,二等奖4次,并获得“国家体育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等全国各类学术奖项多次。陈小蓉教授1996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1年获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主要担任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体育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导师方向课”和“定向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及“体育课程论”等。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史分会常务理事;(2)担任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委员会主任;(3)担任全国学校高尔夫专家委员会委员;(4)担任中国岩画学会体育专业委员会委员;(5)原全国高校体育教学委员会公共体育组副组长
张得保,男,1967年出生,祖籍河南,中共党员,北京体育大学博士研究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现任体育部副主任,副教授,教职工党支部书记。
1.研究领域: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体育人文社会学、传统体育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担任现职以来,在体育类核心刊物等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主持国家体育总局课题、省教育厅课题二项,参与多项横向课题研究,出版专著一部。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承担研究生《体育文化研究》和《篮球运动教学与训练高级课程》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担任深圳体育科学学会秘书长。
邱服冰,成都体育学院武术硕士研究生,深大体育部副教授。
1.主要研究方向:武术的继承与发展。仼教期间,组建深大武术队和散打队,培养岀很多杰岀人才。代表有化学系散打亚军曾德溪目前在联合国维和组织任职。2.科研方面:先后在全国体育核心刊物发表论文二十多篇,代表作有“我国优秀武术散打运动员精神运动特性与焦虑特质和焦虑状态的研究”、“太极拳与周易之渊源研究”、“多元智能与体育教学及评价”等。“太极拳对乳腺癌患者辅助治疗的研究—-系统综述”入选2017国际体育与健康学术论文报告会等。
赵刚
1.研究领域:武术文化与教育、学校体育学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以第一作者、独立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在国内外公开学术刊物发表论文16篇,其中中文体育类核心论文6篇(CSSCI检索4篇),EI检索1篇,国外高水平论文1篇。主持广东省人文社科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深圳市教育规划重点项目1项。主持并完成吉林省体育局课题1项,吉林省教育厅1项。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主要承担《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普修》、《体育概论》、《体育课程与教学论》、《学校体育学》教学工作。
杨昊,香港教育大学体育教育与运动科学专业,博士,讲师
1.研究领域: 运动心理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脑震荡管理
2.科研水平与学术业绩:参与国家哲社科学重点项目1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课题1项,香港康乐署资助项目2项;在各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
3.培养研究生及承担课程教学情况:(1)作为副导师,联合培养研究生3人;(2)承担《羽毛球俱乐部》等课程。(3)担任深圳大学羽毛球队主教练。
4.国内外主要学术兼职:(1)深圳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客座讲师;(2)深圳市宝安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客座讲师;(3)深圳市龙华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客座讲师。
四、科学研究
体育学科在课题质量、科研经费以及科研文章数量和质量上都取得了不错成绩,每年都有一到两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五年承担科研项目44项,经费达到 1074.1余万元。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重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青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8项(一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2项,其他省部级项目25余项。近5年出版专著18部,共发表第一或通讯作者论文67篇,其中 SCI/SSCI 论文5篇,CSSCI 论文44篇。
五、课程设置:
1. 理论课程设置:根据体育学科的发展特点和社会的主要需求状况,结合实际,设置理论课程。如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材教法、体育科研方法、运动营养、运动生理、体育测量与评价等。
2. 实践课程设置:根据用人单位和实习基地的实际需要以及中小学教师所应掌握的运动技能,有针对性的开设运动技能课程。如田径、足球、篮球、武术、羽毛球等。
六、教学资源:
本学科的研究生课程全部由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老师担任。其中在学位结构上,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11人。职称结构上,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及以上的专任教师19人。
研究生的理论课主要是在体育部会议室进行。会议室具有先进的投影设备和其他先进的教学用具,能够较好的完成理论课教学。
研究生的技术专项课主要是在南区体育场和元平体育馆进行。足球场、羽毛球场、壁球场等体育设施同比兄弟院校较为先进,其他体育设施整体状况良好,总体来说场馆的硬件设施良好。
七、培养特色:
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课程学习采用讲授、案例分析、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生实践环节,安排多种实践教学和专题讲座。定期邀请国内外体育领域内著名的学者、专家、教练以及运动员进行学术讲座和技术指导,推荐优秀的学生跟随这些体育领域内的专家进行项目研究,并且得到他们在论文写作等多个环节的指导,重点突出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八、就业方向:
体育学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就业去向为深圳各类学校的体育教师和企业事业单位。本学位点鼓励和指导毕业生在校期间积极参与相关专业的培训考试,并考取相关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证书、教师资格证书、裁判员等级证和教练员等级证书,毕业生在临近毕业时全部持有一种或多种相关资格证书。
本学位点高度重视研究生的就业问题,并组织开展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邀请已经毕业的学长来学校和研究生开展座谈,帮助他们解决就业所面临的相关问题,要求各导师充分重视所带研究生就业问题,协助其完成职业规划和就业,研究生就业率达到100%,60%以上学生在中小学任教、高校任教和党政机关任职。
本学位点毕业研究生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有9名毕业生考上博士继续学术深造,其中有两名博士考上国外知名大学继续深造;有1名毕业生已经被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用人单位对于毕业于深圳大学体育学科的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表现评价较高。一些优秀毕业已经成为所在学校、单位的教学和科研骨干。毕业生就业率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九、杰出校友
1. 刘鸿优,博士,现任教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职称。2012年公派西班牙马德里理工大学攻读博士,发表了SCI期刊论文7篇、SSCI/SJR期刊论文各1篇,国内核心期刊(CSSCI)论文5篇、省级重点期刊论文2篇。
2. 王超懿,博士,现任教吉林大学,副教授职称,在SSCI和SCI上共发21篇文章,中文核心1篇,发表了11篇专业论文,发表了20余篇摘要和会议报告,获得了全球SAS专业编程初级证书,美国德州农工大学应用统计证书等优秀成果。
3. 崔家宝,博士,现任深圳大学体育部助理教授。主要从事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质性研究的研究工作。目前参与国家级课题2项,完成了7本专著的撰写。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一篇为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
4. 张洁,博士,任教于深圳大学体育部,2012年公派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UCC)博士联合培养。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般课题)1项,深圳市哲学社科课题1项, 发表SSCI论文4篇,CSSCI论文6篇,担任Asian Journal of Sports of History & Culture(SSCI)期刊编委,合著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Sport in Asia。
5. 李康,博士,任教于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近年来发表 核心论文4篇,国际会议论文3篇;主持 科研项目7项。参与编写专业教材2本, 参与共建上海市“精品课程”及智慧 树MOOC课程2门。
6. 左逸帆,现就读于暨南大学博士学位,共发表学术文章8篇,含SSCI期刊2篇、CSSCI期刊2篇,且其中一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主持文化和旅游部重点课题一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任《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丛书多卷副主编与编写人员。
7. 曾洪发,任教于深圳大学体育部,研究生毕业留校担任定向越野高水平运动队教练,2009年入选中国定向越野国家队教练;担任深大定向越野高水平运动队教练以来,带领队员共获得7个亚锦赛冠军、78个全国冠军和一百多个省级冠军,并有25名队员入选国家队。
8. 李季,任教于深圳大学体育部,悉尼奥运会女子10000米第七名。华南地区4大EMBA商学院长跑教练 ;RSLab中国首批认证专业I级跑步教练 ;智跑学堂体育俱乐部创始人。07年 和08年在世界定向越野锦标赛取得历史 最好成绩,10年在亚洲定向锦标赛上夺得2个冠军。
9. 陈斌宏,研究生就读于深圳大学体育部,2014年被深圳市认定为高层次专业人才,国家级高新企业第一技术负责人,深圳市大数据产学研联盟专家,期间主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50多项。
10. 李智慧,研究生就读于深圳大学体育部,深圳市智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2012年团队 “Cheego Sport”项目获得“深港青年创业大赛”CCMF基金10万港元资(奖)金。2013年作为学生代表参加“全国物流博览会产业论坛”。申请中专利2个,申请中软著4个,已申请获得软著10个。
报考要求
报考条件
(一)报名申请我校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的人员,须符合深圳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章程的相关规定。
(二)报名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的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本科毕业生;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须在报名现场确认截止日期前取得毕业证书);
(3)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5.我部所有招生专业不接受同等学力人员报考。
学院主页:http://ty.szu.edu.cn
咨询电话:0755-26534772 咨询邮箱:408804447@qq.com
以上是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为考生整理的"深圳大学2022年体育部体育学(学术学位)专业目录"的相关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信息,希望对大家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半岛星空体育·(中国)官方网站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